說起西寧市博物館,很多人就會想起位于省城文化街的城隍廟。如今,西寧市博物館已落戶南涼虎臺遺址公園。從2011年,西寧市民開始免費參觀西寧市博物館,通過參觀了解西寧的歷史。
西寧市博物館搬進南涼虎臺遺址公園
位于省城文化街的城隍廟掛著兩個招牌,一個是西寧市博物館,一個是西寧市文物管理所。如果不是老西寧人,不生活在城隍廟附近,幾乎不知道西寧也有自己的博物館。
2006年,南涼虎臺遺址公園建成。公園西側有一處面積不到一百平方米的博物館,陳列室里展示著不少西寧古代民族的文物,但參觀的人數非常有限!盎⑴_的陳列館規模小、虎臺和城隍廟的兩個場館太分散,加上城隍廟本身就是文物,只能展示古城的變遷,不能隨意改變其中的設施,沒有安放文物的條件,因此展示文物的效果不佳。今年3月,西寧市博物館改擴建及文物庫房建設項目開始實施,許多得知這一消息的人都期待著西寧市能有一個像樣的文物陳列室!2010年12月23日,西寧市博物館館長曾永豐這樣告訴記者。
2010年12月初,改擴建工程竣工,西寧市投資600萬元建成陳列面積達兩千多平方米的展廳,修建了新的文物庫房。走進博物館的陳列室,在燈光下我們看到石碑上刻著“西寧古代民族文物展”幾個大字。曾永豐說,西寧有著悠久的民族融合文化歷史,用文物凸顯歷史是這個場館的特點,彩陶、器皿等集中展現羌、鮮卑、吐蕃與漢族在這片河湟谷地繁衍生息的歷史。與原本的陳列室相連的是一個漢魏晉墓葬展館,館內擺放了各種陪葬器皿、葬禮工具等,講述了那段歷史時期的墓葬文化。
千年古墓搬進展廳是亮點
新設立的漢魏晉墓葬展館的最大看點就是能真實再現一座千年古墓。眼前的是一座實景再現的磚室墓,磚塊上有厚厚的黃土,陵墓有小門,墓室為方形,里面躺著一具骸骨,周邊擺放著零碎的陪葬品。
作為文物館,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鎮館之寶。經過研究,西寧市博物館找到了西寧文物的特色之一——大量漢墓群。曾永豐介紹,西寧市南川河、北川河等地段有不少陵墓,通過陳列的冥器、陪葬的生活用品,以及實景再現的墓室,可以讓市民了解墓葬的相關歷史,這應該就是西寧市博物館的最大亮點。